* 短暫的一年代理教師 發現 學校教學和一對一家教真的大大不同
找到癥結點(盲點) -->找應對方法(教學策略)--> 鼓勵--> 珍賞-->
進步一小步--> 再往前一小步--> 累積累積累積--> 慢慢往前很多步...
50分-->72分
40分-->90分
....
唯一一年在學校當"代理"老師的記事之一.....
在這915裡,有2個孩子常被同班同學嘲笑,同學們用的字眼都很難聽--"白癡","啟智班","笨蛋"。
還好,兩位同學都是樂天派,不會得內傷,依然笑臉迎人和默默盡自己的本分。
我很訝異,(1)這樣傷人的字眼出現的頻率為何如此頻繁? (2)說這些話的同學,在學科表現上都敬陪末座或學習態度遠不及這些被"羞辱"的同學,為何他們能用如此不堪的言語公眾批判他人呢?
有一次,實在聽不下去了,就告訴同學們"說話要留口德,自己所說的話彷彿是自己種下的種子,有一天將會收割"。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在課堂上,我盡力讓這群所謂"後段"的學生能夠理解文法概念,單字背誦技巧,熟悉課文內容。
為了達到這目的,花了不少時間和心思。這和我以往10餘年的教學經驗不太一樣,以前是用大量的課外閱讀和延伸活動讓學生內化語言,而今,在學校體制裡,得應付大小的考試。尤其國三課程,對這些"英文體質衰弱"的孩子顯得更為吃力,為了減低他們的痛苦指數,我試用各種說法或方法讓這些孩子們能進入"天書"。
這些日子上課內容來到"疑問句"要變成句子裡的"間接問句",上課時除了講解課本例句,舉了一些孩子們感興趣的例句,找了一些參考資料作為輔助,讓孩子們多練習,熟悉這類的題型。當然,我自己也發展出一套說法,讓孩子們可以外速的"轉換"句子成功。
昨天,發下一張練習單,上課時講解幾題,其他的是回家作業。
綸(平常被嘲笑的同學之一)下課時,立刻拿他的練習單來找我,要我批改,我請他交給小老師,交作業時一併批改。
午餐過後,綸又拿他的作業單來要我批改,我正好趕著上課,請他教給小老師,我會一併批改。
下午第一節下課,他又出現在辦公室,手上拿著練習單,帶著一貫的笑容看著我...
我回以微笑說:請放在老師桌上,下一節老師沒有課,幫你批改。綸很滿意的離開~
空檔時,我批改倫的作業單,很訝異,一向被同學嘲笑的綸,幾乎抓到"疑問句"變成"間接問句"的訣竅了。
下課時,確定此學習單是他自己寫的非抄襲來的,就大大讚揚他一番,送他一個小獎品。
他的回應令人感動"這都是老師教得啊!"
自己一點的努力能夠幫助孩子"找回學習自主性""找到自信",很開心,這比學會英文更重要~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後記:
1. 綸回教室向小老師報告此事,小老師不相信他,打賭1塊錢,特地和綸來辦公室求證。
當小老師知道確實有此事,對綸多少有點刮目相看了~
2.哲平常小考似乎成績不理想,但是上課態度很好,他在下午第二節下課也拿著學習單來找我,要我批改,因為綸回去報他"好康"。
看見哲的學習單,心裡很感動,字跡整齊,所有的轉換~"疑問句"變成"間接問句"可以說是全對。
我問他是否有"參考"綸的學習單?
他告訴我"沒有",有些題目不會,他去請教程度好的同學,是同學教他的。
孩子能這樣"主動學習"是一件可喜的事~
投資一點"小獎勵"實在不算什麼~
留言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