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幾個月在國中擔任英語科的代理老師,
對我是新的體驗,
雖然對英語教學不陌生,
對青少年不陌生,
可是一下子如此密集,大量的接觸青少年,教他們英語還是第一遭。
有很多感概,此篇想要就著"誰之過?"有些發表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學生容易有抱怨,尤其是學業成就低落的學生,
抱怨課業是可以理解的,因為他們的強項不在學科學習,
但是偶爾會聽到從他們口中用情緒的字眼毀謗政府,謾罵官員,批評老師
我很納悶,他們對事情的了解有多少?他們怎麼會如此反應呢?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今天,他們上課時說"讀書沒有用""寫那麼多字,手快酸死,手快斷掉"(實際上,所有英文字加起來不到60字),接著一陣責難都是教育部的錯,書商的問題,教務處害的.....
一面,我很同情他們,一面,我覺得他們的"態度"是有問題的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接下來配合課程"invention""technology"和他們分享一些"發明"將會帶給人們便利,
他們又一陣抱怨台灣沒人才,台灣很窮,台灣負債很多,......
我問他們"為什麼台灣沒人才?""為什麼...?"為什麼...?"把他們的問題和抱怨化成"為什麼"反問他們,
終於在一陣消極聲中有人說"是"我們"的問題,台灣的未來是我們要面對",
雖然這樣的聲音微落,但也叫人欣慰,有人想到"自己"。
這時趁機告訴他們,不要一直抱怨別人,要先檢討自己。
因為不想傷他們的自尊,有些話是不能說的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他們說"讀書沒有用",
一個社會,若是由一群~
"讀書沒有用""態度散漫'"滿口髒話""動作粗魯""沒有禮貌""只會指責別人,不檢討自己"的人組成,
這社會怎可能有"人才"呢?
同學們,你們所抱怨的種種現象是"誰"之過?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我知道在這個班級裡,有人競競業業,用品質極佳的態度盡力學習
我似乎看見這樣的人,數年後,在職場,在生活中腳踏實忠於自己的職責,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老師應該要盡力提起孩子們的學習動機,增進學習效果,
這方面,本身自認一直盡力努力中(部分學生,老師有發現,有肯定),當然還很有進步空間,
老師努力助學生卻看見被幫助之人"無關緊要"的表現,有時難免洩氣,
還好,聖經的話安慰人:"疲乏的,祂賜能力;無力的,祂加力量。"
留言
張貼留言